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7章(1 / 2)





  韩韬赶紧起身谢恩,韩景心中冷笑,他倒是要看看于氏敢不敢再动手害这些人,面上却担忧说道,“子恒有一事相求。”

  “说吧。”延帝此时心情舒畅,倒是不介意和韩景多说几句。

  韩景偷偷看了韩韬一眼,才对着延帝说道,“我父王还没有侧妃呢。”

  “哈哈哈哈。”延帝笑了起来,就是皇后也觉得韩景可爱。

  韩韬见延帝没有动怒,这才松了一口气,延帝说道,“行,皇后就留意一下。”

  “是。”皇后应了下来。

  几个人用完了饭,韩韬就带着韩景先告辞了,能吃到御膳是莫大的荣耀,可是想吃好却不可能,多亏了马车里面还有些糕点,韩韬和韩景就着茶水吃了起来,韩韬说道,“你也不怕陛下动怒。”

  韩景胖饿得更快,可是他吃的并不及,说道,“父亲,一般妾氏的身份太低,我怕弟弟妹妹们到时候不好说亲事。”

  “怎么会……”韩韬刚想问怎么会不好说亲事,就想到了他正妃于氏,于氏在外的名声很差,一般妾氏所出的子嗣都是要在正妃身边教养的,于氏教导出来的孩子以后说亲……这么一想韩韬的脸色也有些难看了,心中却觉得娶侧妃是个办法,起码侧妃所出的子嗣是可以放在自己身边养的,“还是你考虑周全。”

  韩景不好意思的笑了笑,“因为我很羡慕别人家有很多弟弟妹妹,我一直想着以后要是有弟弟了,就可以带着弟弟一起玩,如果弟弟调皮了,我还可以教训弟弟,谁欺负妹妹了,我一定会去替妹妹出头的。”

  韩韬想到小儿子对大儿子的态度,心中有些沉闷,他可不觉得是小儿子不好,都是于氏没有把孩子教好。他这两日还要去求求延帝,不论家世如何,他倒是想娶个家教严名声好的侧妃,到时候管家的事情也可以交到侧妃的手上。

  韩景也不再说话,就算他离开了,他也要给于氏添堵,免得他走后,于氏又把韩韬哄了去,到时候他回来还要重新折腾。

  有延帝的吩咐在,很快韩韬就多了一个侧妃和几个妾氏,而韩景也带着圣旨离开了,他离开的这日是韩韬亲自去送的,而唐旭和唐承也骑马护送着唐暖远远看着韩景带人离开,唐暖并没有下马车,她只是推开了车窗,而韩景也注意到了她,两个人遥遥对望,韩景忽然笑了一下,胖乎乎的手按了一下胸口的位置,那块玉佩就戴在这里。

  唐暖眼睛一红,脸上的笑容却格外的灿烂,对着韩景挥了挥手,这是她第一次明确的感觉到离别的滋味。她猜到韩景是怎么和延帝与永安郡王说的,可是她觉得韩景不会如此,因为韩景的眼神,战场很危险,可是唐暖有一个感觉,韩景会平安回来的。

  “二哥三哥我们回去吧。”唐暖没等韩景离开,就开口道。

  唐承看向了唐旭,唐旭点了点头,“你在外面。”说着就翻身下马,然后上了马车。

  “狡猾。”唐承哼了一声,他也想去陪妹妹说话,安慰一下妹妹,可是现在只能说道,“走。”

  唐旭的马自有侍卫牵着回去,唐承坐在马车中,本想了一肚子安慰妹妹的话,却听见唐暖说道,“二哥,一会我们去街上转转吧,我想给祖母买件首饰。”

  “好。”唐旭说道。

  唐暖接着说道,“还有母亲、伯母、大嫂。”好像爱护女子是唐家人的习惯,就算是唐暖本身就是个姑娘,她对祖母等人的维护也更多一些。

  唐旭笑着点头,不管怎么说妹妹无事就好,唐暖笑的可爱,“对了,还有二嫂呢,二哥准备什么时候给二嫂娶进来?”

  “臭丫头。”唐旭笑骂道,“要等祖父他们商量好。”

  唐暖笑了起来。

  第三十一章

  也不知说韩景运气太好还是老天看他不顺眼,在韩景到清河关的第二年,就发生了战争。

  本来延帝把韩景安排到清河关也是好意,那里环境虽然有些恶劣,可是并没多少危险,说是抵御游牧民族,更多的是用于交通运输和贸易,还有一些周边小国交岁贡的时候也是要经过这里的,虽然立不到什么军功,却也能捞到不少东西。

  在知道是去清河关的时候,韩韬格外的满意,觉得延帝对韩景格外的照看,当时韩景觉得和他心中的目的有些矛盾,面上也满是感激,想着先去训练一番也好,迟早能找到机会建了军功。

  只是韩景也没想到,建军功的机会来得这么快,也这么的凶险。

  唐老爷子和唐青康都被延帝安排了职位,就是唐暖的父亲唐远山也进了翰林院,这事是延帝特意安排的不容唐远山拒绝,也算是因为唐暖的亲事给唐家的补偿。

  清河关的事情,唐家人自然知道了,就连在书院的唐承都回来了,唐暖的二哥唐旭被唐老爷子赶去帮大堂哥唐暖了此时并不在京中。

  唐老爷子倒是没有瞒着唐暖,仔细把事情和唐暖说了,一向淡定的唐远山紧皱着眉头,唐承站在一旁用纸笔把清河关已经周围的大致地图画了出来,刚换好衣服的唐青康出来,唐承的地图才刚画好。

  “这可怎么是好。”唐暖的母亲何氏急得眼睛都红了,说道,“什么时候不乱,怎么偏偏这个时候乱。”

  唐老夫人温言道,“何氏你先坐下。”

  何氏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,坐在了唐老夫人身边,唐暖在刚知道的时候也有一瞬间的失神,此时已经镇定下来了,给何氏倒了一杯温水说道,“母亲,润润喉。”

  唐青康的妻子赵氏也劝道,“弟妹不要急,总归是有办法的,不管怎么说那世子也是皇亲,清河关的人总不会让他去危险的地方。”

  何氏松了口气点头说道,“也是这个道理。”

  唐青康和唐远山对视了一眼,他们倒是觉得韩景不会安居后方,韩景是个有野心的人,这种野心也是被现实逼迫出来的,当他意识到不争不抢的下场就是被人欺凌,连生命都没有保障的时候,他整个人都觉醒了,富国险中求,若是韩景真想安安稳稳的,那就不会选择去参军,还不如老老实实留在京城,等着继承爵位。

  唐承说道,“书院也都在讨论这些事情。”

  唐老爷子一直没有开口,正在看唐承画的地图,许久拿过一旁的笔在清河关右上角的位置画了一个圈,说道,“暖丫头你怎么想?”

  唐暖问道,“孙女只是不明白,他们这个时候攻打清河关图的是什么。”

  现在又不是秋收的时候,更没有到交岁贡的时间,这些人攻打清河关能得多少好处?怕是弊大于利,因为这些游牧民族也不是一个整体,他们有不同的部落,清河关允许贸易,他们还需要从元庸换茶叶、盐这类的东西。

  攻打清河关这件事,损害的不仅仅是元庸的利益,更多的是那些想要和元庸进行交易的部落的利益,除非这些人想直接占领清河关,可是游牧民族的优势在于骑兵上,若是真的占领了清河关,除了烧杀抢掠一番,他们是不会驻扎进去的,因为那样就丧失了优势。

  所以唐暖想不通,他们这样做到底有什么好处。

  唐老爷子没有说话,而是看向了唐承问道,“你觉得呢?”

  唐承思索了一番说道,“会不会是声东击西?”

  唐老爷子闻言说道,“声的是清河关,那么他们的目标是哪里?”

  唐承有些犹豫地在地图上点出了五个地方,然后又划掉了两个,最后留下了三个却停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