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53节(1 / 2)





  看着钟老头子佝偻的背和老婆子干廋的身材,太子的声音低下来,但仍是严厉道:“看你们的屋子也是青砖青瓦又看着客栈,竟把自己的孙子饿成这样?有你这样当爷爷的吗?”

  “请贵人不要怪爷爷,不是爷爷奶奶的错,家里没有吃的。”从后院又跑进两个小孩,跪在地上猛磕头。

  “没吃的?”太子下意识地抬头打量了一下屋子,的确是二进的青砖青瓦院子,住得起这样院子的人会吃不起饭?

  钟老头子的眼光绕着屋子转了一圈,长叹一声道“这屋子建成也有十来年了,那时小老儿良田也有十来亩。大儿娶媳妇时,就狠下心建了这屋子,想着辛苦了一辈子,建个砖瓦房这辈子也值了。”

  “先让他们吃点东西吧?”六六看着死盯着桌上食物的孩子道。

  “先给孩子吃点东西吧。”太子点头道。

  “多谢贵人,只是他们许久不进荤腥,冒然吃一会,会拉肚子。”钟老头子战战巍巍地道。

  “可以煮点粥先吃。”阮太医道。

  太子颔首,自有内侍去马车上提出一袋大米递给老婆子。钟老头子和老婆子带着三个孙子磕头道谢。

  太子摆手道:“老婆婆先去给孩子人煮粥去吧,老人家坐下说说话。”

  老头子见这桌只有六人在座,其他的人要不坐在别的桌子要不就站着,老头子期期艾艾不敢坐。

  太子道:“但坐无妨。”

  老头子仍是不敢。

  太子转头对身后的侍卫和内侍道,“你们也找地方坐下吃饭歇息一下。”

  侍卫和内侍方自行找地吃饭去。

  老头子方挨着长条板凳坐下。

  “老人家高寿?”太子问道。

  “小老儿五十不足。”钟老头子比了比手掌。

  可钟老头子的样子看上足有六十出头。

  作者有话要说:  改了好几次,这次算稍好点

  太困了。先这样吧

  爬走

  第94章

  虽然太子心中已有所料, 听了,仍是皱眉。既然能建起这样的大青砖青瓦房,当年这家人必定过的不错, 不知中间有何变故才成了这般模样。

  “老人家贵姓?”片刻,太子拧着眉头问。

  钟老头子摆手,“不敢言贵, 小老儿姓钟,是这里的里长。”

  一地的里长都衣食不继, 那其他人又该过成什么样了?太子的心中犹如压了块大石,沉重之极。

  “钟里长, 你们这镇子有几户人家?”太子的声音有些沉闷。

  “哎!”钟里长长叹一声,“十几年前,这个镇子有百来户人家。”

  “那时,镇子里人多的不得了。东家吵西家闹, 小孩也整天在街上打闹。街两旁开满了铺子,一到赶集日, 十里八乡的人多了去。”钟里长脸上满是怀念。

  六六好奇地问:“怎么刚才进镇都没有人呢?”

  一句话惊醒沉湎过去的钟里长,有泪水从他混浊的眼睛滚出,干枯如老树皮的双手不禁颤抖。

  “一场洪水, 全没了。”

  天灾, 谁也抵挡不住。

  煮好粥出来寻钟里长的老婆子刚好听到这句话, 又见钟里长眼中流泪,她变了脸色,有些贵人见不得人流泪, 会觉得晦气。她几步上前赔笑道:“我家老头子就是爱找人唠叨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,扰了贵人的雅兴,贵人莫怪,我们马上走。”

  “且慢。”太子道,“让他在这里说说话,我们爱听。”

  早先钟里长见了这一群人,就直觉他们不像普通的商人,特别是中间这个,气宇轩昂,根本不像是普通人。他就想找机会给这群人说说这沙河镇,这时,见他们留下他说话,他心中有了底。

  老婆子虽然知道老头子的心思,但就怕老头子一不小心得罪了客人,据说越贵重的贵人脾气越是喜怒不常。但老头子实赖着不走,她也没辙,只好一步三回头的走了。

  “这不都十多年前的事了,怎么如今还是荒无人烟的样子?”徐家英记得十多年前,文德皇后尚在世。此地离京又不是很远,遭了这么大的灾,自然会有人上报朝庭。当时必定有人来赈灾,为何会变成如今这番模样。

  钟里长擦掉眼角的泪,“这都是命呀,是沙河镇的命呀。沙河镇的得名缘于外镇外有条尺来宽的小河,河里几乎全是沙子。”

  “那场洪水淹了整个镇子,淹没了几十条人命。能逃出来的都到了河源县,朝庭有赈灾粮食发下来,大人小孩也能囫囵混个饱。待洪水退了,大家回到镇子上,发现原来一条沟渠大小的沙河变成十来丈宽,河水淹没了田地,河两旁上百亩的良田全给淹在水中。”

  钟里长的手又不禁地颤抖起来。

  太子微抬下巴,有内侍端了茶水过去,道:“老人家,先喝口水,那些事都过去了,你的好日子在后头呢。”

  “承你吉言。”钟里长客气地应了一句,转头又叹道,“上百亩的良田就这样毁了。大家也垮了,没了田地种不了庄稼,大家没活路了。当初,我和跟几个老头子不服,拼命挖渠想引水下流,想着水去了,底下总会是之前的良田。至到有一天,我们中有一人挖了一个坑,刨出里面的土,全是不能种地的土地。大家灰了心,有能力的就迁走了。剩下的就到处找短工长工做,家里留下老人和孩子。就这样一年到头也只是吃上七成饱。遇上年景不好的时候,大家找不到活,卖儿鬻女的多了。几年下来,镇子上的人就越发的少了。”

  这事太子还是头次听说,太子眼光扫过几位工部大人,问:“这事儿怎么没听说过呢?是不是你们工部瞒着不报?”

  几人赶紧拍胸表态,真的没有听过此事。

  “你们没去找过河源县的县令?”太子问钟里长。

  钟里长心里咯噔一下,抬眼向太子看去,只见太子眼神端正清明。钟里长狠了狠心,若是再不找到人,他们沙河镇余下的人怕要死绝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