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26章(1 / 2)





  原来是为这个,杨华隆点点头,“那就有劳母亲了,”说罢长叹一声,“母亲之前的话看来是对了,儿子的缺,只怕是悬了。”

  杨华隆去年就开始托杨华峰跟自己在京城的好友们帮着活动了,原来看上的是吏部,想着文选司郎中今年要致仕了,他有个在太后跟皇后跟前说得上话的娘,只要路子走通,银子备足,应该是没有问题。

  没想到这次还没有回来,已经收到了文选司郎中的继任者已经被顾培正拟定的消息。因为知道杨家得罪了顾培正,杨华隆倒也心态平和,到京城之后,将精力放在了他的第二选择,想着户部十二清吏司,今年出缺的就有好几个,自己的条件,总能捞上一个。

  “那边回消息出来,说是儿子得罪了人,不如往外头走一走,”杨华隆为了自己的前程也是下足了功夫了,银子使到了建安帝身边大太监全成身上,才得了这么个瓷实话儿,也是因为得了这个信儿,杨华隆知道,自己的回京之路是彻底被人堵上了。

  郭氏这些日子也没有闲着,虽然心里已经有了准备,但凡相熟的人家,趁着送节礼的功夫,她都亲自一一拜访了。毕竟现在来看,杨华隆是几个儿子里前程最好的,若是就此被人挡了道儿,就算是等到了改天换地的那一天,已经被搁置久了的杨华隆,凭什么得新帝的眼?

  “这眼看要过年了,衙门里也都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,咱们先过好年,等到过年朝见的时候,我再探探太后娘娘的意思,我就不信,你一个三年卓异的绵阳知府,顾培正敢将你扔到一边不再派差事?”

  到京城半个月了,杨华隆也碰了半个月的壁,不相熟的,根本不肯见自己,相熟的,则只是摇头,含糊间表露出来的,也是顾相不会愿意再在朝堂上看见杨家人的意思,杨华隆叹了口气,想抱怨杨华哲几句,可又知道自己这个母亲爱名,断然听不得自己的牢骚,最终忍住了,“还就等年后吧。”

  杨华隆辞了郭氏出来,举目四望,想了想还是准备往思齐院去一趟,这些日子他忙着官职的事,根本没顾上招呼妻子的这位表弟,现在想想,杜如柏一向是个极不见地的,跟他谈谈,没准儿会有意外之喜。

  “你们爷被二太太请过去了?”杨华隆不由失笑,自己这个妻子还真是,估计是听说郭氏请了杜如柏过去,也坐不住了,想想这一对婆媳,二十多年了也处不好,杨华隆也十分无奈,他心里也清楚什么样的女子才是真正的宜室宜家,可是偏偏彭氏放了他的眼,霸了他的心,叫他再也看不见别人,也不忍她受一点委屈。

  “蒹葭院的主子还真是可笑,见天儿的往思齐院里送东西,鸽子,猪脚,天麻,红枣的,你说她们四川男人平时也喝这些?”杨华隆正举步往蒹葭院去,就听到树后有人窃窃私语,他侧身偷看,原来是两个扫地的婆子。

  蒹葭院里有人天天往思齐院送东西?所以郭氏才特意请了杜如柏过去?杨华隆停下脚步,留神听那两个婆子的话。

  “谁知道呢,咱们这些人,平时连街都没上过几回,哪里会晓得四川爷们儿喝什么?不过也不怨那人,成天送这些,”其中一个婆子伸出手掌比了比,“她如今腹中有货,可不得成天吃这些么?咱们大少奶奶怕她吃错了东西,伤了肚中的宝贝再闹起来,每天采买上都是照着单子给蒹葭院的小厨房送东西。”

  也是这个原因,蒹葭院虽有小厨房,成日支应着顾氏这位金贵的主子,可每天送到小厨上的食材是一定的,顾氏想给杜如柏送些相益的汤水,小厨上也做不出来不是?

  自己的二儿媳成天给杜如柏送汤水?杨华隆愣住了,这个答案可在他的意料之外,也叫他无法不信,杨家的下人看人下菜碟无中生有传些彭氏的闲话,这样的事彭氏做新妇的时候就跟他哭诉过,可顾氏一个孙媳妇,又有孕在身,平日足不出户,下人们就算编排也不会找到她身上。

  想到这里,杨华隆已经信了树后婆子的话,脸也沉了下来,向身边的小厮道,“将这两个碎嘴婆子送到大嫂哪里去!”就算顾氏做的不妥,也不是下人能私下可以议论的。

  虽然杨华隆对顾氏的印象已经差到极点,但到底是明媒正娶来的儿媳,杜如柏晓事的话,这点儿避忌还不懂?不好告诉自己,跟彭氏略提一提又有什么不可?非得弄到郭氏亲自过问,下人悄悄议论,将二房的脸面丢尽?

  等杨华隆到了蒹葭院正院,人还没进门呢,就听到彭氏清脆中带着甜意的笑声,以往每每回家,听到妻子的声音,杨华隆就会觉得一天在府衙的疲累便一扫而光,可是今天,妻子在别人面前也笑的如此开心,这感觉,并不美妙。

  “老爷回来啦,”彭氏看到杨华隆进来,起身迎了过去,“刚才表弟还跟我说,在母亲院子外头遇到你呢。”

  “我从外头回来,先去给母亲请安,”杨华隆冲杜如柏点点头,“我往思齐院去了,才听说你往这边来了。”

  杜如柏寒门出身,看多了人情世故,看到杨华隆的面色,已经敏感的发现他心情不如刚才在颐寿院时遇见的好,笑道,“我也是回到院子里才听说表姐叫我过来,竟与姐夫错过了,”说着向杨华隆一礼,“叫姐夫白跑了一趟。”

  “不过就几步路,这不又见着了么?你这个人,一家人哪儿来那么多的礼数?”彭氏笑着嗔了杜如柏一眼,她这个表弟学问好,人才好,家中妻室又不在了,这等明年高中,一门好亲事是一定跑不了的。

  彭氏的父亲到现在也不过是大兴县衙的一名书吏,彭氏自问没有王氏的出身,没有何氏的嫁妆,更不像小郭氏是郭氏的侄女,所以郭氏才对她百般刁难,根本不看看她这个人要比其他的儿媳强太多!

  现在好了,自己娘家马上要出个进士老爷了,这杨家,除了个连官儿都当不好的杨华哲外,哪个是读书种子?等表弟将来中了进士,看郭氏那老东西还敢不敢给自己面色看!比起只会给家里招祸的兄弟,杨华隆也可以看看,将来谁才会是他的助力!

  抱了这样的想法,彭氏对杜如柏更加热情,“这眼看要过年了,我寻思着,咱们那边儿冬天没有这么冷,给仁豫,仁秦添大毛衣裳的时候,也叫人帮如柏做了两身,省得将来他出去跟人会文,叫人轻瞧了去。”

  “家里大嫂不是已经叫人备下了这些么?”杨华隆看着丫鬟捧来的两件皮褂,不由想起郭氏委婉说的,二房不可太过骄奢,毕竟长兴侯府这些年,因为西府分家的缘故,在勋贵中都是比较低调的,自己一房乍一回京,便表现出豪奢的作派来,等于就是给有人心送把柄。

  会不会被有心人看在眼里,杨华隆不清楚,但侯府几房住在一起,彭氏做的太过了,自己在兄弟们之中,也不好是真的。

  何况二房一回侯府,母亲跟大嫂王氏事事帮二房安排在前,光这冬天的大毛衣裳,一人两身儿都准备的妥妥儿的,加上彭氏在绵阳时一早置下的,自家两个儿子真不比京城的贵公子差些什么,怎么现在又做?

  “她们备的是她们的,我置的是我的,”彭氏不以为然的嗔了杨华隆一眼,抖开一件石青缎绣云蝠纹海龙皮长袍,“如柏试试这件,这盛京啊,历来就是只敬衣裳不敬人,你穿的好了,人家也会更愿意跟人结交,还有,你来的时候表姨给你备的银子只怕也不会太宽裕,”彭氏掀起另一件皮袍子,一指下头压的几张银票,“你姐夫已经都给你备好了,趁着年下,直管出去逛逛去。”

  看着这些衣裳跟银票,杜如柏已经满面通红了,自己一路随着杨家的车队上京,已经省下许多银子跟麻烦了,都知道这盛京居大不易,而在长兴侯府,不但自己一个院子,还有专门下人服侍,吃穿俱是跟府里的爷们儿一样,现在彭氏又给这些,叫他真是无言以对,“表姐,大夫人已经帮我安排的很周到了,而且我成天在府里住着,也花不了多少银子,就算是出去与人会文,那些只敬衣裳不敬文章的肤浅之人,我也不耐烦跟他们啰嗦!”

  “老夫人准备的是她的心意,我这些,是我做姐姐的心意,还有,你可再不许像在四川时那样,目下无尘的,你不耐烦跟人家啰嗦,不知道多少人削尖了脑袋想去啰嗦呢,这些东西你给我拿好了,这些日子府里乱糟糟的,你也静不下心来读书,不如出去走动走动,找些同乡叙叙旧,你姐夫这些日子忙自己的差使,顾不上帮你引荐呢,你且等等,”彭氏哪里容得杜如柏拒绝,将托盘上的东西一股脑儿的放到杜如柏的怀里,“拿好了!若是银子不够花,只管过来跟姐姐说!”

  ☆、第60章 六十气

  六十、

  等杜如柏一脸羞惭的带着衣裳出去,彭氏才注意到杨华隆冷着脸,诧异道,“这是怎么了?谁给你气受了?呃,是不是母亲又说什么了?”

  “我就知道,她看我不顺眼,在你面前准没好话儿,不过这些年我也习惯了,你也就当没听见吧,”彭氏在外头当家作主十几年,已经不是当年那个颤微微小心谨慎的新妇了,也不会再像以前那么怕郭氏,她不喜欢她,她就躲在自己院子里少往颐寿院里转悠就完了。

  到今天,杨华隆才明白到底是谁对谁有成见了,母亲根本连提都未提彭氏,想的是如何帮自己谋差使,而这边,已经变着法子抱怨上了,“母亲根本没有说你什么,我想问你,咱们的银子还有多少?”

  “银子?怎么了?可是你的差使有着落了?还差多少?”彭氏的父亲虽然只是个县衙里的书吏,可一年也不少往家里捞银子,因此在她的眼里,这官位是可以拿银子来换的,就看你的银子是不是够了,“我手里还有七八万的样子,这些日子你已经拿去不少了,要不,”彭氏迟疑了一下,“我到顾氏那边商量商量-”

  只要丈夫的差使有着落,顾家那边是绝对不会吝啬的,而彭氏在盐商亲家跟前,向来底气足的很,若不是她点头,顾家再有钱,女儿也休想嫁给侯府子弟的。

  “说起来,我还想过完年之后,往外头走走,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宅子卖,咱们也置上一座,虽然现在不分家,到底自己名下有一座,转租出去也划算,”长兴侯府在盛京还有几处宅子,只是彭氏估摸依郭氏对二房的不喜,定然是不会分给二房的,而她又不像其他妯娌,娘家嫁妆里或大或小,都有铺子跟宅院。

  妻子还是计划着如何在盛京安家落户,可自己的差使,杨华隆叹了口气,“院子的事儿先放放吧,你既然给仁豫跟仁秦添衣裳,也挑几块好皮子给其他几房送去,总不能如柏都有的东西,侄儿们没有,还有骄娘,咱们杨家就那一个姑娘,自然要金尊玉贵的养起来,你不是带回来了许多好珠子吗?捡大的送一匣子过去,叫小姑娘戴着玩去!”

  这回来就沉着脸,又叫自己给其他几房送东西,彭氏放软了声音,“你说送咱们送就是了,这次回来,骄娘跟我这个伯娘也不像以前那么亲近了,我刚好过去看看她,只是老爷你听谁说什么了么?你可得实话告诉妾身,免得妾身做错了什么事还不知道,见到大嫂了,再说错了话。”

  “我这回按道理是要升一升的,原本咱们想着,花些银子留在京城,六部衙门寻个郎中是跑不了的,可惜,”杨华隆摇头叹气,“娘说等过年朝见的时候,再帮我跟太后说说,你也常到大嫂那里走动走动,定国公府的老公爷,在皇上那儿还是能说上话的。”

  杨华隆话还没有完,彭氏已经坐不住了,“不是说的好好儿的嘛,你要进吏部的?咱们上万两的银子可都砸出去了!现在又没戏了?那户部呢?户部也不成了么?回来的时候,你不是说了,吏部不保险,户部郎中却是囊中物,现在怎么回事?”

  “是不是因为老四?对,肯定是因为他,就怪他开罪了顾相,自己丢了官,还要连累你!”彭氏哇的一声哭出了声,这郎中跟知府都是五品,可一个京官一个是地方官,这都多少年了,彭氏梦寐以求的就是回到京城来,能跟着王氏到处走动交际,跟那些夫人太太们平起平坐,现在好了,她的希望全没了。

  “你给我回来,你往哪儿去?!”杨华隆见彭氏抹了脸上的泪水就往外走,急忙拦住她。

  “我去问你那个好弟弟,心里到底有没有你们这些兄弟,他倒是出名了,你们呢?我问问他,现在把你们害成这样,他能不能睡得着!?”彭氏已经出离了愤怒,她回京城之时,绵阳的太太们都羡慕她有个前程远大的夫君,现在好了,丈夫也要像杨华峰一样,成天呆在家里无所事事了,这叫她如何甘心?!

  如果今天彭氏去了,他真的就无颜在侯府呆了,“你给我闭嘴!四弟是朝廷命官,他做了人臣该做的事!”虽然杨华隆心里也觉得杨华哲多事,可心中到底还是有大义在的,指责杨华哲的话他是羞于出口的。

  “我不是跟你说了嘛,过年的时候母亲会帮咱们想办法的,再说了,就算是我做不了京官,大不了再去地方上几年,这几年你在绵阳日子过的不逍遥?”杨华隆看着已经泣不成声的妻子,将她拉到榻上坐下,小声劝道,“这要是留在京城里,权贵多如狗,一个五品郎中,到处得看人眼色,而且各方孝敬也不会比在地方丰厚。”